网站地图 邮箱登录 留言板 English 中国科学院
机构概况  
机构简介 所长致辞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院士专家 机构设置
历史沿革 院所风貌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题  目:第三期“携光共好”科研成果交流会
报告人:长春光机所孟庆宇副研究员、吉林大学毕宴钢副教授、长春理工大学刘洋副研究员
时  间:2024-04-29 19:00
地  点:腾讯会议 219-270-863
题  目:光学干涉检测方法及其挑战
报告人:沈华 教授
时  间:2024-04-19 14:00
地  点:研发大厦西侧报告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缅怀王大珩 > 媒体报道
【新京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病逝
  2011-07-22
打印 关闭

1992年2月11日,王大珩在北京。 新华社发

1992年2月11日,王大珩在北京。 新华社发

王大珩(左)与他的学生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研究员蒋筑英在研究工作。新华社发

王大珩(左)与他的学生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研究员蒋筑英在研究工作。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 记者21日从中科院获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著名光学家,我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王大珩,因病于7月21日13时0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生平】

  1915年2月26日出生,祖籍江苏吴县。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8年,考取“庚款”留学生,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应用光学专业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

  1941-1942年,在英国雪菲尔德大学玻璃制造技术系,攻读博士学位。

  1942-1948年,在英国昌司玻璃公司从事光学玻璃研究工作。

  1948年,回国。

  1949-1951年,任大连大学教授,应用物理系主任。

  1951年,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1952-1983年,在长春从事光学仪器与工程研究。

  1983年,调至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工作。

  【成就】

  ●光学与光学工程:主持150工程,领导研制我国第一台靶场装备大型精密光学跟踪电影经纬仪;主持718工程,领导研制我国第一台激光红外电视电影经纬仪和船体变形测量系统,为发展我国的尖端武器作出了杰出贡献。

  ●联合其他科学家提出关于跟踪研究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最后成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使发展高科技成为实现我国科技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

  ■ 追忆

  学生王家骐院士给王老送上8个字

  敬业 顽强 善良 幽默

  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是王大珩院士生前一手创建的研究所。从1952年到1982年,30年间,他将全部精力奉献给了这里。

  目前担任长春光机所研究员的王家骐院士,正是王大珩当年一手培养起来的年轻人,现在王家骐院士也已72岁。

  “王院士,敬爱的王老今中午离开我们了,他走得非常安详。”昨天下午,王家骐接到了301医院顾瑛主任医师的短信。看到短信时,作为弟子的他感到非常悲痛,“中国又失去了一位杰出的、优秀的科学家,大珩的去世是国家的损失。”

  王家骐说,王大珩是新中国光学事业的缔造者之一,1963年他到长春读研究生,正是受王老影响,改学光学仪器,有机会成了他的弟子。

  后来,王大珩从长春到北京工作,还经常到长春指导。“他的心一直在这里”,王家骐说,王老偏爱这个自己一手建起来的研究所。

  王家骐回忆,在国际光学界最高会议首次在长春召开时,王老已90多岁高龄了,可他竟用英文讲了40分钟,来介绍中国光学的发展,在场所有的外国人都为王老竖起了大拇指。“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王家骐说,王老思维敏锐、头脑清楚,他拥有的知识是与国际光学技术同步的。

  王家骐给王老送上8个字:敬业、顽强、善良、幽默。

  本报记者 仲玉维

 

 ■ 逝者

  他为“863计划”点了根火柴

  1986年3月,4名科学家写信给邓小平,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科技。而这也促成影响中国科技界的“863计划”。王大珩便是4人之一。

  昨日,这位96岁老人,在北京长辞。此时,曾给邓小平写信的4名科学家,已全都离开人世。

  执着选择学习物理

  1932年,17岁的王大珩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父亲曾跟他说,学物理会穷一辈子,但他依然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王大珩的父亲王应伟,是我国早期的地球物理和气象学家,也是对王大珩一生影响最大的人之一。

  王应伟其实并非真的反对儿子学习物理。王大珩回忆说,小时候,父亲看到他还有点灵气,就有意识地培养其科学知识。“比如,我常记得一件事,说来很简单。一根筷子斜放在水里面,筷子在水中弯了一段,父亲就告诉我,这叫折射效应。”王大珩说。

  做实习员放弃博士学位

  二战期间,光学玻璃凸显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当时西方国家将此看作是保密技术。1941年,王大珩转学到英国雪菲尔德大学玻璃制造技术系。就在他着手准备博士论文时,他竟然选择到一个企业去当实习员。王大珩把这件事情形容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当时工厂实践的知识很少”,王大珩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因为具有保密性,“我去的时候也是约法三章,我不准进他们的车间,只准在他们的实验室里。”但在当时,车间生产的问题也要通过实验室解决,“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正是在英国的学习,为王大珩回国开创新中国的光学事业打下了基础。现在,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的前身就是王大珩50多年前创建的中科院仪器馆。

  致信邓小平开启“863”

  当冷战和科技结合在一起时,那时的世界,让所有人都有了紧迫感。1986年,中国政治家和科学家携手,作出了历史性的抉择。

  1986年3月,王大珩与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4位科学家给邓小平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科技。这封信得到了中央重视,批准实施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因为信件的提交日期,该计划又得名“863计划”。

  此前,美国总统里根发表了“星球大战”的演说。对此,中国该怎么办?“我们从事科学的人,特别是从事过‘两弹一星’研制的人,就一起开了个会,在这个会上就有人提出,我们也得干点东西出来。”王大珩曾回忆说。

  “我们几个人顶多是起了些催化剂的作用,或者说是为‘863计划’点了一根火柴。”谈及自己对“863计划”起到的作用,王大珩曾这样形容。

  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99年9月,国家为在“两弹一星”的研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王大珩是其一。

  中科院院士陈佳洱曾评价说,王大珩是一个大科学家、一代宗师,特别是在光学方面,为中国的光学发展,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使得我们的光学能够发展壮大,一直能够达到先进的水平,这是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在王老的一生中,也有些许遗憾。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那天,王大珩邀请了几位同事一起庆祝。席间,他说了一句当时大家谁也没听懂的话:“要是再晚半年就好了……”

  原子弹成功爆炸前半年,他的父亲去世。

  本报记者 吴鹏 综合报道

评 论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
吉ICP备06002510号 2007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吉林长春 东南湖大路3888号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邮编:130033 电话:0431-85686367 传真:86-0431-85682346 电子邮件:ciomp@ciomp.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