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RISE成功举办两场跨地域、跨学科的学术活动,以“光电技术”与“量子科学”为主题,串联粤港澳大湾区与长春、北京等多地高校,推动青年学子与科学家的深度交流。
RISE Communication:光联北国,智聚南燕
11月21日,RISE团队从长春奔赴深圳,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信息工程学院共同举办“光联北国,智聚南燕”青年学术交流活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SIGS)学子共同参与,形成三校联动的学术盛况。

开幕式上,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倩对RISE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长春光机所研究生部副主任王卉详细介绍了长春光机所的发展历程与科研特色,并向两校学子发出交流访学邀请。RISE执行委员会主席黄安怡分享了这一全球青年科研社团的愿景与实践,展现了RISE搭建全球学术舞台的坚定信心。


活动期间,三校学生社团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术组织的发展近况,并在交流尾声互赠纪念品、合影留念。RISE团队还参观了北大深研院的微纳加工与测试平台,深入了解其在半导体等前沿领域的研究环境。为进一步感受深圳的创新脉搏,同学们前往OPPO深圳春笋大厦分部进行企业参访,与工程师校友畅谈技术创新与职业发展。

量子周RISE VIEW:百年量子,对话湾区
11月22日,在量子力学诞生百年之际,RISE VIEW系列活动走进粤港澳大湾区,与六位量子领域的知名学者展开深度对话,搭建起青年研究者与学术巨匠之间的思想桥梁。


活动以“远见之旅、洞见之窗、智慧交融、智者见证”为理念,通过一对一访谈传递前沿科学智慧。六位精英学者分享了他们在量子科学前沿的探索:Lars Samuelson 院士探讨了纳米材料在量子传输与脑机接口中的应用前景;汪子丹教授鼓励青年学者勇于提出“不可能的问题”,拥抱理论勇气;王雪华教授系统梳理了量子光学的发展脉络与研究进展;杨森教授展示了金刚石NV体系在固态量子技术中的潜力;张霜教授强调了跨学科融合在光子学与超材料研究中的重要性;龙新月助理研究员分享了量子精密测量的突破路径与科研方法论。

这场深度对话不仅传递了量子科学的前沿知识,更点燃了青年学子的科研热情,展现了湾区量子科技创新生态的活力。
智慧交融,创新不息
从光电技术的南北联动,到量子科学的百年回望,两场活动虽主题各异,却共同彰显了RISE推动科技交流、促进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通过搭建跨地域、跨学科的交流平台,RISE持续为青年科研者创造与顶尖科学家对话的机会,让智慧在传承中闪光,让思想在碰撞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