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光机所)与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以下简称:量子科学中心)在深圳深港国际科技园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会。会议聚焦量子科学与先进光学技术交叉领域的前沿动态,汇聚双方顶尖科研力量,通过高水平学术报告与深度研讨,在推动相关学科创新融合、服务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需求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会上,量子科学中心汪子丹致辞,并对中心发展情况进行介绍,重点讲解了其在量子材料、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方面的布局优势,期待与长春光机所通过科研项目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工作。长春光机所研究生部副主任王卉介绍了研讨会召开的初衷:为研究生和导师提供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以实质性科研合作促进学生学术成长。长春光机所图像部主任孙海江介绍了长春光机所深厚的科研创新积累和强大的产业化能力,并以“精粗互引导智能计算成像与解译”为题做学术报告。

大会合影

来自长春光机所、量子科学中心、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7家单位的18位专家学者和优秀研究生代表,围绕前沿议题展开学术分享。报告内容兼具基础研究深度与工程应用价值,覆盖多个关键方向:在先进光学技术领域,陈毅研究员、张伟研究员分别聚焦 “大能量皮秒碟片激光技术”“大尺寸光栅原子级制造”,展现了我国在高端光学制造领域的技术实力;邓伟杰研究员、唐瓦研究员针对 “微纳光学表面先进制造”“复杂光学表面原子级加工” 等关键工艺难题,分享了装备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经验。

在量子科学前沿领域,量子科学中心联合香港高校团队带来多项突破性研究成果:香港大学张霜教授揭示 “Non-linear Landau fan-diagram in graphene induced by cavity vacuum fields”,为量子调控提供新物理机制;香港城市大学区泽宇教授介绍 “新型量子干涉仪与量子传感技术”,展现了量子技术在精密测量领域的应用潜力;香港科技大学杨森教授提出 “基于固体色心的集成量子平台”,为量子器件小型化、模块化发展提供新思路。此外,双方专家还就量子级联激光器、凝聚态材料超快量子调控、莫尔半导体量子光电流等热点方向展开深入探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互动交流频繁。

本次研讨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双方在量子科学与先进光学技术领域的前沿进展,更搭建了跨单位、跨地域的科研合作桥梁。未来,长春光机所与量子科学中心将继续深化在人才培养、项目合作、平台共享等方面的合作,推动量子与光学技术交叉融合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为我国在相关领域抢占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贡献力量。



附件: